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

北京之旅 首屆國際學生短片節 – 北京 (2010.10.02 to 2010.10.06)


首屆國際學生短片節 – 北京 International Student Short Film Festival-Peking



日本學生單元
栗憲庭電影學校單元
香港演藝學院單元 (我們!!!)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單元


日本學生單元 (2010.10.02 Saturday)
"中村三郎上等兵" Private First Class Nakamura Saburo
"舞蹈" Dance
"不只是戀人們才有慾望 獻給神代辰己導演" Dear Kumashiro
"塔納托斯" TANATOS


栗憲庭電影學校單元 (2010.10.03 Sunday)
"天使現象" Angels-Phenomenon
"二十六度" The best temperature
"纏" The Entanglement
"父親說" Father's Words
"失眠" Insomnia
"戒" JIE
"牛奶與蕃茄" Milk & Tomato
"港橙娛樂" Orange Entertainment
"特別關注" Special Focus
"烏鴉邦2" Utopia


香港演藝學院單元 (我們!!!) (2010.10.03 Sunday)
"出租爸爸" The Ripple
"敏感" Sensitive
"阿潘" The True Story of Ah Poon
"媽媽離家上班去" Homecoming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研究所單元 (2010.10.04 Monday)
"恐懼屋" Panic House
"紅色高跟鞋" Red High Heels
"曬棉被的好天氣" My Grandma
"生日願望" Birthday






  一連五天的北京之旅, 就是為了要到宋庄參加首屆國際學生短片節。當然, 我與何師弟是帶著重要任務前去。他是短片"港橙娛樂"的導演, 我就是代表我們的畢業作品而去。

  日本同學的短片, 最令我留有印象的是"中村三郎上等兵"Private First Class Nakamura Saburo。這是一個Documentary, 導演以自己的voice over, 告訴觀眾一段她與爺爺的故事(實際是爺爺以往打杖時不為人知的事)。她的爺爺去世後, 她收到一封爺爺手下的信, 然後就開始 "探究爺爺的事跡"。整部紀錄片的出發點是好的, 導演對爺爺以往的生活感興趣, 而展開探究。她除了從自己出發, 還訪問母親、婆婆等人, 從而更加了解爺爺的身份及生活。雖然到結尾, 她未完全得到答案。但可見她希望理解爺爺生活的心。這部紀錄片, 可算是作為孫女的她, 對於爺爺發出的另一封信吧。
  片中的內容是可觀的, 然後技術層面還需改進。收音技巧、攝影framing亦未如理由。聲音質素不是很好, 現在觀眾聽起來是有點辛苦的, 始終片長差不多四十分鐘...若是現場錄音的話, 我想還可以接受。但由於voice over是導演的聲音, 那就應該可以重新錄製吧...


  而栗憲庭電影學校單元, 就是展示栗憲庭電影學校修讀不同期數"獨立電影製作班"學生的作品。他們已辦了五期, 在本年的11月將會有第六期的製作班。是次screening播出了第一至第五期的學生作品, 他們很多同學也是第1次拍片的。我在想, 第1次拍片也有這樣的調度, 已屬不錯了!

  很多部作品也選用了長鏡頭的表現, 場面調度及導演的細心安排就呈現出來。如 "父親說" Father's Words, 這部短片講述孩子與父親在大排檔中的對話。父親希望兒子到城外打工, 但兒子卻不想, 兒子記掛村內的朋友, 家人, 根本不願離開村中。從長鏡頭觀察, 看到兒子的無奈, 父親的著急。見微之著, 一個父親與兒子的說話, 卻反映出很多中國大陸中的父子對話。有那個父親不想子女到城外闖出一番事業, 出人頭地?! 有那個父親希望子女留到村內, 步自己的後塵, 當個小人物?! 父親的出發點是為子女的未來著想, 然而子女的內心卻非如此。每個小朋友也不願當成年人, 不想負上責任, 不想工作; 而已, 離鄉別井並不是一件易辦的事, 有誰不想繼續留在溫室之中?! 有誰不想念村中的家人、朋友?! 父親與兒子的反差心情, 觀眾可在長鏡頭中觀察得到。


另外兩部短片為"纏" The Entanglement 和 "特別關注" Special Focus
還有台北的短片...
待打...........................。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總網頁檢視次數